歐盟的 CBAM 措施即將開始,泰國企業該如何因應?
關於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
談到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對工業企業來說,這個術語不可不知。 CBAM 是歐洲聯盟(EU)的一項碳價格調整措施,旨在對某些商品實施定價,以防止溫室氣體排放較高的產品進入歐盟成員國。儘管該措施目前處於第一階段(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泰國的企業和工業園區必須迅速調整和製定相關政策,以符合CBAM 的要求,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出口到歐盟的商品。
歐盟的 CBAM 要求
CBAM 是歐盟在《適合55法案》(Fit For 55)下推出的一項措施,屬於《歐洲綠色協議》的一部分,其目標是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GHG)減少50%至55%,並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然而,目前 CBAM 仍處於過渡期,進口商必須向 CBAM 中央協調機構報告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數據。如果不遵守,將面臨每噸碳10至50歐元的罰款。到2026年,該措施將全面實施,除了增加受控商品的種類外,進口商還需報告碳排放量,並獲得經過 CBAM 註冊的審計員的認證。此外,若碳排放量超過歐盟設定的基準,進口商還需在每年5月31日之前購買 CBAM 證書。
泰國企業應對 CBAM 的策略
CBAM 的要求無疑會直接影響泰國企業和工業園區,尤其是那些向歐盟出口商品的企業。進口商需要向企業索取 CBAM 證書以向 CBAM 委員會出示,因此泰國企業必須在 2026 年全面實施前做好準備,具體措施包括:
1. 準備碳排放資訊的揭露
為了與CBAM 的要求保持一致,泰國政府已鼓勵企業準備披露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信息,例如準備產品的碳足跡標籤和減少碳足蹟的標籤,參與自願碳排放權交易政策,或選擇在能源管理高效率的工業園區設廠。
2. 關注相關政策動態
由於 CBAM 仍處於過渡期,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歐盟的最新動態,並應與相關機構合作,以提高未來的談判能力。
3. 受影響的行業
在 CBAM 的第一階段中,規定了 7 種商品的進口商,包括:
- 鋼鐵和鐵合金
- 鋁
- 水泥
- 化肥
- 電力
- 氫氣
- 其他下游產品
4. 根據數據顯示,泰國每年向歐盟出口這 7 類商品的總值高達 285.73 億泰銖。然而,CBAM 的實施可能導致出口減少,如果無法遵守相關規定,進口商可能會減少進口量或轉向採購來自歐盟生產的商品以降低成本。
儘管歐盟的 CBAM 措施對泰國企業造成了影響,但這項政策也有助於推動企業更加重視環保。對於對 CBAM 機制感到擔憂的企業,建議選擇在持續發展再生能源的304工業園區設立工廠。例如,NPS 發電廠提供高效的電力管理,使用生質能,整體發電能力達398 兆瓦,還有150 兆瓦的浮動太陽能發電項目,確保能夠生產和交付清潔能源,從而幫助企業在實現CBAM 目標的同時維護環境永續性。
資訊來源:
- https://www.greenpeace.org/thailand/story/20621/climate-renewable-energy-thailand-net-zero-emission-plan/
- https://www.scb.co.th/th/personal-banking/stories/business-maker/net-zero-in-action.html
- https://sangchaigroup.com/what-is-net-zero-and-why-is-it-important/
- https://techsauce.co/news/net-zero-global-climate-change-action